生姜的茎也叫干姜。干姜是由干姜的茎制成的。干姜的功效是温经散寒、回阳通经、温肺化饮。具有治疗脾胃虚寒、胃脘疼痛、冷饮咳嗽、吐血、鼻衄、出血等功效。不过,使用干姜也有禁忌。一般阴虚内热的症状不适合吃干姜。
:
干姜,姜科植物生姜的干燥根茎。生姜很少野生,都是人工栽培的。采摘后洗净切片,在阳光下或低温下晒干,即成为干姜。
干姜味辛,性温。主要归脾、胃、肾、心、肺经。其主要功能为:温中散寒、回阳通经、温肺化津。
古有“无干姜附子,无热”之说。治疗阳证时,服用干姜、附子,可增强回阳救证的效果。
温热散寒是干姜的第一功效。干姜性辛、大热,入脾、胃中焦。善于温中、散寒、温脾阳。为温中、温脾、补中的主药。
:
脾胃虚寒引起的腹痛、呕吐、腹泻,如“理中丸”是治疗脾胃虚寒、胃脘疼痛的良方。另外,将干姜磨成粉服用,治疗内脏寒邪疼痛也很有效。
干姜还可治疗哮喘、冷饮引起的咳嗽。干姜是辛热的中药,入肺经,具有温肺化痰、散寒止咳的功效。
与细辛、五味子、麻黄等合用,可治疗哮喘、冷饮咳嗽。此证常伴有痰稀、寒,痰多色白、质稀。比如经典的“小青龙汤”就可以很好的治疗冷饮引起的哮喘、咳嗽等。但干姜性辛、燥热,易损伤阴液,阴虚内热者慎用。
:
《本草纲目》:干姜能引血药入血,引气药入气。又可祛邪补新,有阳生阴、生长之意,故为血虚者使用。也适用于吐血、鼻衄、遗精带血、有阴无阳的人。因热而用,故为治法。
《本草纲目》:泡姜,辛,能祛邪理结,温中能祛寒通气。故用于胸满、咳嗽上气、温出汗、风湿关节炎、感冒腹泻、止腹痛等。
他说,要止血,若血虚发热,若热使血乱,干姜炒黑可诱发各种补血药物入阴成分。血补了,阴就会生热,血就不会乱流。与治疗肠道消化不良的意义相同。
《传承经》:主治胸满、咳嗽升气、温中止血、发汗、祛风湿、肠胀泻等,对生者尤为有益。
本文旨在普及中药功效,不建议随意使用。如有必要,请到正规医院就诊,并遵医嘱。不要随意服用任何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