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香果介壳虫用什么药管用 治疗措施与防治方法

时间:2024-04-04 16:47:03

百香果介壳虫的症状主要是树枝、叶子和果面覆盖一层黑色霉菌。介壳虫的排泄物粘附在果树表面,阻碍百香果的光合作用,影响正常生长。如果想解决百香果介壳虫的问题,可以使用一些农药来防治。常见农药有布洛芬、螺虫乙酯、吡虫啉、噻嗪酮、高效氯氰菊酯等。

百香果介壳虫症状

百香果介壳虫成虫和若虫用针状口器插入百香果叶子和树枝和藤蔓中吸收汁液。它们的排泄物会产生煤烟渍。百香果介壳虫的症状表现为覆盖在枝、叶和果实的表面。黑霉层阻碍光合作用,影响正常生长。

百香果长介壳虫危害

百香果介壳虫危害百香果时,主要危害叶片、枝条和果实,可导致百香果营养不良。同时,附着在果树表面的介壳虫的排泄物也容易引起烟渍等病害。烟熏污渍会在果实和叶片表面形成霉斑和霉层,阻碍果树的光合作用,影响果树的正常生长。

引起的百香果介壳虫原因

百香果介壳虫通常生长在百香果树茂密的叶子和树枝之间。如果树叶过于茂盛,空气流通不好,介壳虫就更容易生长。

百香果介壳虫用什么药效果好

百香果介壳虫可治。当虫害严重时,必须采取化学防治。根据介壳虫的发生情况,应在若虫盛盛期进行防治。常见化学品有噻嗪酮、螺虫乙酯、吡虫啉、噻嗪酮、高效氯氰菊酯等。

百香果介壳虫防治方法

介壳虫处理方法

根据百香果介壳虫的不同发生情况,在若虫盛期喷洒农药。因此,大多数若虫孵化不久,体表尚未分泌蜡质,壳尚未形成,仍很容易被药物杀死。

如用国光碧芝1500-2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500-600倍液,或5%高效鱼替诺2000-3000倍液,每隔5-7天喷一次,连续2-3次。

由于百香果介壳虫若虫在孵化期前后持续时间较长,需每7天喷药一次,连续喷药3次。当虫体密集成片状时,可在喷药前用硬刷将其清除,以利于药液的渗透。

介壳虫预防措施

防治百香果介壳虫,应先将患处彻底清除,防止蔓延。然后适当修剪植物,保证良好的通风和阳光。要适当调整,增加公园内空气的湿度,抑制害虫的繁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