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黑星病图片与防治方法(防治梨黑星病关键防治措施环节)

时间:2024-03-31 23:34:43

有许多类型的有效预防和治疗疮痂病的药物。具体应用时应根据病情情况、药物性能、价格等因素合理选择,适当联合、交替使用药物,避免或减缓耐药风险。氟硅唑、苯醚甲环唑、芬康唑、腈菌唑等是内吸性杀菌剂,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氟硅唑是特效药,应在关键时期使用。黑星病又名黑星病、黑霉病等,是我国梨树上的一种重要病害。

黑星病最常见于叶子和果实上。症状的特点是受影响区域产生深绿色到黑色的霉菌层;病区早期变黄,产生大量孢子,然后死亡。病变组织不腐烂,但易被杂菌腐生,出现银灰色霉层。

防治结痂要注意两个关键方面:

一是清除病菌,减少初次感染和再次感染的数量;

二是农药防治,抓住关键时期,及时喷洒有效农药,防止细菌感染和疾病蔓延。

1.搞好果园卫生

清除落叶

病落叶是该病初侵染的主要来源,必须彻底清理。

芽萌发期喷雾;病芽是真菌的另一个重要的越冬场所。花前、花期或落叶后期喷施内吸性杀菌剂12次。

去除病尖:及时发现并去除病尖,可明显减少初期感染细菌数量,延缓病害传播。

2.加强果园管理

合理装果,多施有机肥;坐果后及时套袋,套袋前喷施杀菌剂,如福兴等;注意防止果园污渍,降低园内湿度。

3.药剂防治

化学防治是目前生产中防治赤霉病的主要措施。其效果主要取决于施用时期、化学品种类和施用技术。

4月至6月疾病防治。

可采用两种用药策略:一是以病害感染防治为主,根据梨黑星病的感染防治方法,预测是否会出现细菌感染。当预测有细菌感染时,细菌感染后2周内喷洒全身杀菌剂。

二是按日历防控。梨树倒后第510天、第2530天、6月上旬各喷3次。前两次使用全身治疗机,第三次使用残效较长的防护。以代理为主。若降雨频繁,可适当增加用药次数。

7-8月疾病防治

梅雨季节,防治赤霉病可与其他病害一起进行。一般1015天施药一次,连续喷药35次。全身剂和保护剂交替使用。保护剂主要是强力粘合剂。

后期疾病防治

收获前1个月禁止施用杀菌剂。若8月下旬梨园仍有大量孢子斑,可在8月下旬、9月上旬喷施一次高效内吸性杀菌剂,以控制后期病害的发生。

防治黑星病有效药剂种类较多。

具体应用应根据病情情况、药物性能、价格等因素合理选择,适当联合、交替使用药物,避免或减缓耐药风险。

氟硅唑、苯醚甲环唑、戊菌唑、腈菌唑等为内吸性杀菌剂,治疗效果良好。氟硅唑是特效药,应在关键时期使用。一个生长季节使用次数不要超过3次。

代森锰锌和细菌菌属保护剂,可在病害初期使用,但易产生药害,因此在幼果期使用时要小心。优质代森锰锌,如大生M-45、喷克等药剂,危害轻微,可在幼果期使用。

1:1~2:200~240的波尔多液等铜制剂对赤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易产生药害。幼果期不宜使用,雨季应谨慎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