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种植时间和方法 高产栽培技术与管理措施

时间:2024-03-02 18:13:20

紫苏适合春季种植,具体时间因地区而异。如果是南方温暖地区,3月中旬即可定植。北方地区气候较冷,播种应推迟至4月份。最好选择疏松、肥沃、日照充足、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及时间苗、除草、追土、合理浇水、防病就足够了。

紫苏生长习性

温度:最好22-28,冬季不低于5;

光照:将其种植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但在炎热的夏季需要一些遮荫。

水分:生长期必须保证充足的水分,湿度在75%-80%左右。

土壤:最适合种植紫苏的土壤是疏松的沙土。在粘土含量高的土壤中生长会很差。

施肥:以氮肥为主,每月一次:

紫苏种植时间与季节

紫苏适合春季种植,具体时间根据地区而定。如果是南方温暖地区,3月中旬即可定植。北方地区气候较冷,播种应推迟至4月份。

紫苏种植方法及步骤

整地

紫苏对气候和土壤的适应能力很强。最好选择疏松肥沃、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和壤土。重粘土生长不好。准备土壤,将土壤翻耕至15 厘米深度并平整。畦沟宽度为200厘米,沟深为15-20厘米。

播种

直播,南北种植时间相差一个月,南方3月,北方4月中下旬。直播时,条播于畦内,行距60厘米,沟深2-3厘米。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播后盖薄膜。穴播:行距45厘米,株距25-30厘米,浅覆土。播种后立即浇水,保持湿润。每公顷播种量15-18.75公斤。直播节省劳动力,生长快,收获早,产量高。

育苗

苗床应在温暖、阳光充足的地方,施农家肥,并添加适量的过磷酸钙或草木灰。 4月上旬,浇透畦面,待水渗下后,播种,盖23厘米浅土,保持床面湿润,一周左右即可出苗。

对于间距太密的幼苗,要经常浇水和除草。当苗高34厘米,长出4对叶时,于阴天或麦收后的傍晚定植于麦田。定植第一天,给苗地彻底浇水。

移栽时,根部完整,易成活,边拔边移栽。株距30厘米,沟深15厘米,将苗排列好,覆土,用人畜粪便浇水或间苗,1-2天后松土保湿。每公顷种植约15万株树苗。天气干燥时每2-3天浇水一次。之后减少浇水,蹲苗,让根部生长。

田间管理

1.间苗除草

紫苏在生长初期生长能力比较弱,所以还要注意松土、除草。尤其是直播领域,要做好细化工作。当苗长到16厘米左右时,控制行距,及时定苗。由于直播密度比较高,可以利用多余的苗进行移栽。如果不及时定植,将严重导致紫苏生长空间不足。紫苏下部叶片减少,通透性降低,导致产量降低。因此,一定要做好间苗工作,封苗前必须除草两次。

2、及时追肥

紫苏的生长周期较短,一般移栽后两个月左右即可采收。紫苏全株均可入药,所以施肥时主要使用氮肥。当苗长到30厘米左右时即可开始追肥。首次以农家肥为主,配合适量复合肥。施肥时,将肥料埋入土壤中,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然后在封垄前进行第二次追肥。注意追肥量,防止徒长和肥害,不要触及叶和根,以免阻碍紫苏生长。

3、温度控制

紫苏一般喜欢在温暖的环境中生长。当土壤温度升高到5度左右时,种子即可发芽。但20-22度是种子发芽的最佳温度。虽然幼苗的耐低温能力较强,但其生长速度会受到抑制。因此,紫苏在夏季有较强的生长能力。

紫苏进入开花期时,温度应控制在25度左右,湿度保持在78%左右。若过于干燥,易造成紫苏茎叶变粗,纤维含量增加,品质下降。

4、适当浇水

水分是紫苏生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质。种植紫苏时,必须保持土壤干燥、湿润。如果苗期遇到长期干旱、缺水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处理。否则,紫苏的生长能力就会降低,严重时会干枯死亡。然而,不应该使用太多的水。如果水太多,很容易引起紫苏根腐病,引起各种病虫害,也会影响紫苏的生长。因此,雨季要及时排水,避免田间积水。

病虫害防治

叶枯病:从无病植物中收集种子。注意田间排水,及时清理沟渠,避免种植过密。从发病初期开始,用80可湿性锌80O倍液或1:1:200波尔多液喷雾。每7天一次,喷2-3次。采收前半个月应停止喷药,以保证药材不含农药。

蜘蛛螨:收割时收集田里的落叶,一起烧掉;早春清除田边、沟边、路边杂草。发病期间尽早喷洒40%乐果乳剂2000倍液。但要求采收前半个月停止喷药,以保证药材上不留残毒。

甜菜夜蛾: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喷雾。

成熟期后采收

采收紫苏时,选择晴天采收。它会很香而且很容易干燥。紫苏叶用药宜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紫苏不开花时进行。采集种子时要注意选择好的种子。选择生长健壮、产量高的植物。待种子完全成熟后,即可采收、晒干、脱粒,供种子使用。

紫苏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一、生长习性

2、选址

3、繁殖方法

4、田间管理

5、预防病虫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