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笋种植时间和方法 高产栽培技术与管理措施

时间:2024-03-02 18:02:43

芦笋通常在春季种植。为了使幼苗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每公顷施腐熟农家肥3万公斤,翻入土壤。育苗时的播种量应有利于苗木茎叶的伸长和根系的发育,有利于通风透光,减少病害的发生。只要做好中耕除草、管理肥水、防治病虫害就可以了。

芦笋生长习性

温度:芦笋对温度的适应性很强,耐寒耐热,从亚北极到亚热带均可栽培。但最适宜在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的温带地区栽培。

光照:芦笋是喜光作物,生长期间地上茎叶需要充足的光照。

水分:芦笋蒸腾作用低,根系发达,比较耐旱。但竹笋采收期过度干旱,必然导致幼茎瘦弱,芽回缩,产量严重减产。芦笋极不耐涝,积水会导致根部腐烂死亡。因此,种植地要高且干燥,雨季要注意排水。

土壤:芦笋适宜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在土质疏松、土层深厚、保肥保水、透气性好的肥沃土壤上生长良好。芦笋能耐轻度盐碱,但当土壤含盐量超过0.2%时,植株发育受到明显影响,吸收根系萎缩,茎叶变薄,逐渐死亡。芦笋对土壤pH值的适应性较强,pH值在5.57.8之间的任何土壤均可栽培; pH值6至6.7最合适。

施肥:芦笋生长发育,从土壤中吸收更多的氮、磷、钾、钙。钠也是对芦笋生长有益的元素。

芦笋种植时间与季节

种植芦笋的时间一般是春季。

芦笋种植方法及步骤

整地

为使幼苗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每公顷施腐熟农家肥3万公斤,翻入土壤。在土壤酸度较高的地区,应撒施熟石灰1130公斤,纠正土壤酸度。土壤需浅翻,防止根部入土过深,不利于出苗。为防止地下害虫为害,整地时每公顷撒辛硫磷15公斤拌入土壤中,然后筑1.5米宽的高畦,并挖排水沟,以利排水。和灌溉。一般大苗苗圃与大田的比例为1:10。

如果用营养钵育苗,最好准备营养土。营养土需肥沃、疏松、保水、透气,土温易升高,无病原菌、害虫和杂草种子。一般将清洁园土5份、腐熟粪便23份、河泥1份、草木灰1份、2%3%过磷酸钙充分混合,用40%甲醛100倍喷洒,然后堆成堆,用塑料薄膜密封,让其充分熏蒸、腐熟、发酵,以杀灭病虫害和杂草种子。如果土壤呈强酸性,则需要添加石灰来纠正。夏季宜堆放,次年播种前将培养土填入直径68厘米的营养钵中。

播种

育苗时的播种量应有利于苗木茎叶的伸长和根系的发育,有利于通风透光,减少病害的发生。此外,还应根据种子发芽率来决定。

一般露地直播,大苗行距4045厘米,穴距10厘米。每穴播种2粒,种子间距3厘米。每公顷苗床播种量3750克左右,可移栽710公顷。播种时,按行距挖3厘米深的播种沟,然后按株距播种,盖土13厘米,稍压实。

育苗

深耕地面25~30厘米,均匀撒腐熟有机肥2 500公斤/667平方米、45%硫酸钾复合肥50公斤/667平方米、辛硫磷颗粒剂2公斤/667平方米,并使用旋耕将土翻入土中,用机器充分混合。找平后,制作宽度为1.3m的箱体。箱子之间的距离为40厘米,并形成人行道。要求苗床土表层平整,田周围和中部均设置排水沟。

田间管理

1、间苗1周左右,每穴有2株苗时,拔除1株。缺失的植物孔应用拔出的幼苗或预先准备好的幼苗重新种植。

2、分苗。移栽行移苗和移栽苗一般在保护地条件下播种。播种后注意保温保湿,保持温度在20以上。发芽出苗后要注意通风。白天温度不宜超过30,经常浇水,防止土壤干燥。展叶移苗时,应控水、降温,壮苗,以利移苗生根成活。一般白天保持在15左右,夜间保持在10左右。苗木移栽应在田间湿度适宜时进行,分苗后应立即浇水。移栽成活前,遇到强烈阳光时,应用芦苇帘或黑色遮阳网遮阳1周左右。

3、中耕除草:芦笋幼苗生长缓慢,行距较大,容易滋生杂草。需经常中耕除草,或喷洒除草剂防治。一般每公顷苗地使用除草剂利库隆1500克,加水1500公斤。播种后35天向畦面和沟内喷药,但2个月后仍需人工除草。

4、肥水管理:间苗或移苗后,浇稀薄的人粪尿肥一次,每公顷1050015000公斤。约20天后,再次施稀人粪尿肥。 7-8月施秋肥,每公顷施复合肥300公斤左右。如果此时幼苗生长旺盛,可少施或不施肥料。避免因施肥过多、倒伏过多,导致茎叶过度生长,通风透光不良,易诱发茎枯病、褐斑病。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为芦笋茎枯病。到目前为止,这种疾病还没有治愈方法,只能预防。

土壤消毒:用50%福美双粉2公斤,与细土50公斤混合,配合辛硫磷颗粒剂或毒死蜱颗粒剂杀灭地下害虫,整地时一次性施用。也可应用于沟渠或洞中。

彻底清园:将地上茎、枝、茎运出田地进行无害化处理。冬季和春季清理花园与秋季去除茎和清理花园一样重要。

药剂灌根:可用45%施纳林300倍液灌根。

5月底至8月底,应多次交替喷洒杀菌剂,如甲苯芬、苯醚甲环唑、四康唑等,雨后应及时补喷。铜制剂也可交替使用12次,以加强保护功能。

害虫主要指地下害虫:一般与杀菌剂配合施用。地面害虫主要是粘虫害虫,如甜菜夜蛾、棉铃虫等,可喷洒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和毒死蜱。

成熟期后采收

芦笋种植后第一年原则上不宜采收。定植后第二年4月中下旬至9月中下旬继续收获。收获时留下足够的雌茎。第二年留57根,第三年留35根。您将来可能会或可能不会保留它们,具体取决于情况。每天8:00至10:00,用小刀沿地刮去20-22厘米长的幼茎,分批出售。采收时基部不留残茬,以免侧芽萌发、茎细弱、畸形茎生长歪斜。必须及时将其切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