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豆一般在2月至4月播种(8月至9月也可秋播)。建议选择排水良好、有机质丰富、土壤疏松肥沃的沙壤土,以及高产、无病虫害的品种。绿豆种子出苗后,要加强管理,包括查苗补苗、中耕除草、搭棚引藤、浇肥水等。
:
1、温度:四季豆喜欢温暖的环境,不耐霜冻,所以生长最适温度为20-30度。 40度以上或10度以下的气温不适宜其生长,尤其是幼苗期。对此极为敏感,严重时可导致植物死亡。
2、光照:四季豆属于短日照植物,每天对光照的要求有限,不能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品种很多,不同品种对光照的要求不同。
3、水分:四季豆是少数根系发达的蔬菜之一。它们有粗大的主根和许多侧根。它们比较耐旱,怕涝。因此,种植时浇水不宜过多。反之,雨季应及时排水。
4、土壤:绿豆适宜种植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腐殖质土壤中。在一般沙质土壤和微粘性土壤中均可正常生长,但在易积水的低洼土壤中不宜生长。土壤应呈中性,不宜呈酸性或碱性。
5、施肥:绿豆对氮肥、钾肥的需求量较大,对磷肥的需求量较少。施肥时尽量使用以氮、钾肥为主的农家肥。
四季豆一般在2月至4月播种(8月至9月也可秋播)。
25-30 厘米。每穴4-5 粒种子。播种后要用遮阳膜或稻草覆盖种子,防止土壤板结,影响出苗。出苗后及时揭去薄膜。如果覆盖稻草,可以将稻草留在行间覆盖土壤,这样可以有效保持土壤湿度,有利于绿豆的生长。
选择种子大、饱满、无病虫害的。播种前用种子含量的0.4%和50%多菌灵对种子进行消毒。如果土壤干燥,播种前先给畦面浇水。播种2行,行距65-70厘米,穴距25-30厘米。每孔播种3-4 粒种子。每亩用种量2-2.5公斤。同时,要播种“备用苗”,通过移苗补苗。
播种后采取覆盖青草、树木、浇水、抗旱等方法,确保苗子饱满、健壮、健壮,为绿豆高产奠定基础。
1.可直播或育苗移栽。每穴播种34粒,覆土2厘米左右,保持湿润。 1周左右即可出苗。如果天气太干燥,可以用薄膜覆盖以保湿。
2、如果要移植,应在第一对真叶展开时尽快移植。由于根系再生能力较弱,栽后要彻底浇水。
1.查苗补苗
绿豆种子出苗后,必须加强管理。需要经常观察幼苗的生长情况,检查幼苗是否正常生长。如有弱苗或死苗,要及时剔除,然后换上健苗。为了给绿豆苗提供充足的生长空间,出现叶子时应及时定植,并根据不同品种控制每个定植穴的株数。
2、肥水管理
在绿豆的生长过程中,肥水的影响非常大。苗期进行第一次浇水、施肥,保证绿豆充分种植。可以使用腐熟的稀粪水或尿素。当绿豆攀爬时再次追肥。这是绿豆生长能力比较强的时候,对肥水的需求量会进一步增加。最后在绿豆开花结荚期施肥一次,促进绿豆开花结荚,提高产量。
3、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是绿豆管理的重点。做好中耕工作,可以提高土壤的透气性,防止土壤过于干燥、坚硬,影响根系呼吸,阻碍生长。
4. 建立框架来吸引藤蔓
绿豆是匍匐植物,所以种植绿豆时,搭棚工作是必要的。当绿豆株长到35厘米左右时及时搭建棚架,然后做好藤蔓的引导工作,让绿豆株爬上棚架生长。
绿豆的主要病害有根腐病和锈病。根腐病应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发病初期每隔35天喷洒杀毒明矾500倍液一次,连续2天。至3 次。细菌性角斑病可用农用链霉素防治。主要害虫有荚螟、斜纹夜蛾等,可用瑞精特防治。从现蕾到初花,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
花谢后10天左右,荚果长10厘米左右,即可采收。采收时,一手握住花茎,另一手掐去荚果。小心不要用力拉扯折断茎。
1. 选地
绿豆的耐盐碱能力相对较弱,种植土壤的pH值为6.2至7.0。一般建议选择排水良好、有机质丰富、疏松肥沃的沙壤土或壤土。避免豆科作物重复种植,以免感染病虫害。
2、整地施肥
土地要适当深耕,土壤要耙平、细细。为了保证养分供应充足,提高产量,起垄前必须施足底肥。底肥以优质农家肥为主。
3、品种选择
选择绿豆品种时,应注意当地的气候条件。一般建议选择无病虫害的高产品种。
4、适宜播种期
绿豆喜温暖气候,适宜无霜期栽培。春季露地栽培多用于种子矫直。播种时间应在第一层以上十厘米、温度在12度以上进行。播种不宜太早,也不宜太晚。
5、田间管理
春季露地栽培,一般十天左右出苗,十五天左右几乎全部出苗。如果出现弱苗或者缺苗的情况,大家一定要及时补苗。绿豆苗成活后,要及时翻耕除草。每隔十天左右翻耕一次,连续二至三次,同时拔除杂草。绿豆种植前应彻底浇水。一般开花前应停止浇水。绿豆出苗后,可根据土壤湿度浇水一次。出苗高峰期需充足水分,结荚期主要每隔57天浇水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