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爪兰是一种美丽的冬季室内观赏花卉。其栽培和管理比较简单。然而,当花蕾出现时,一不小心,花蕾就会纷纷脱落,颇为可惜。如何防止蟹爪兰落芽,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措施:
(1)蟹爪兰是典型的短日照花卉。其生长规律是春季产生新花,夏季进入休眠状态,秋季日照逐渐减弱时萌发花蕾,冬季2月左右开花。花后有短暂的休眠期。休眠结束,新的茎节出现。因此,平时放置盆栽的地方应该是昼夜温差不大的地方,这样才能尽可能满足它的生态习性。
(2)蟹爪兰生长期需要充足的光照。每天最好有5至6小时的光照。如果达不到这一要求,就会影响开花,花蕾也会脱落。
(3)蟹爪喜温暖,最适生长温度为20-25。它怕冷,怕温差过大,所以冬季应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保持15左右。如果室温突然降至10以下,就会发生落蕾。因此,植株上出现花芽后,要特别注意昼夜温度的变化。如遇气温骤降,一定要及时做好房间保暖工作。
(4)蟹爪兰的花蕾和开花均在秋冬季节。此时,气温较低。不要用冷水浇花。水温比气温高5以上。否则会对蟹爪兰造成强烈刺激,导致花蕾掉落。这是不可避免的。进入冬季后,蒸腾作用缓慢,不能浇水过多,否则砧木会腐烂,导致蟹爪兰失去营养,落花落蕾。但也不宜过于干燥,否则会影响花芽发育,逐渐萎缩、脱落。因此,盆土应保持湿润。另外,花蕾形成后,避免直接淋雨,否则花蕾会很快脱落。
(5)蟹爪兰含苞待放时,需要较多的养分才能使其花芽正常发育。如果施肥不足,也会造成落蕾。因此,现蕾后要加强肥水管理。一般每隔10天左右施一次充分腐熟的磷、钾液肥。有条件的话,可喷洒0.1%0.2%磷酸二氢钾溶液12次。
(6)花芽过多时,砧木难以提供充足的营养,这是蟹爪兰落芽问题的症结所在。因此,必须根据砧木的大小和蟹爪兰的生长情况,尽早去除一些花芽。一般每个茎节留一个花芽。如果花芽留得过多、过密,就会增加砧木的负担,失去供给平衡,必然导致落花落蕾。
这里还需要注意的是,在休眠结束、新叶萌发之前,需要除去前面的一些老茎节。这可为秋季芽的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因为蟹爪兰的芽位于茎节的最前端。除去老茎节后,春季长出的新茎节数量更多、更粗、发育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