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旗叶对产量的贡献率高达52%,倒数第二叶22%,倒数第三叶7.7%,第四叶17.7%。因此,如果水稻抽穗期剑叶因病害或其他原因死亡,产量将损失52%。 ,等等。保持水稻上部叶片的完整性,保持叶片良好的受光状态,使叶片充分受光,保持良好的光合能力,是最终获得高产的关键。水稻种植历来是国计民生的重中之重。水稻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生产直接关系到全体农民的经济效益和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因此,水稻高产已成为科学家们十分关心的话题。
一般来说,影响水稻产量的因素主要有四个,即每亩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因此,只有当这四个因素的综合水平达到最大值时,水稻才能获得高产。
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决定水稻能否高产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关键因素是水稻的功能性叶片。水稻的三个功能叶对水稻产量几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水稻生长过程中,如果农民更好地关注功能性叶片的生长,收成会更好,高产也不是奢望。
三片功能性的稻叶,似乎充满了无尽的力量。他们促进了水稻的生长,为农民伯伯播下了希望。
我们甚至可以想象,农民们看到丰硕的麦穗后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他们辛勤劳作,常年翻土除草,最后老天爷奖励了他们的辛劳,不负众望。
那么水稻的三大功能叶到底是什么呢?
稻穗开始分化后,从上到下数,水稻有1个倒叶、2个倒叶、3个倒叶。倒叶又名“旗叶”。
约80%的最终谷物产量来自抽穗后形成的干物质。其中,水稻最后四叶对水稻产量贡献最大,旗叶占52%,二、二叶占22%,三、三叶贡献7.7%,四、四叶贡献7.7%。占比17.7%。
水稻的功能叶是指水稻顶部的三片叶子,称为剑叶。这些都是“养根护叶”所保护的叶子。它们与水稻穗的分化同步。水稻约80%的产量来自后期功能叶的光合作用。是水稻产量的关键!
从抽穗到灌浆、成熟,最后长出的四片叶子对于水稻产量的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们很早就知道,要想获得水稻高产,就必须保护水稻的功能性叶片。那么,我们具体应该做什么呢?
首先,我们需要避免一些影响功能性水稻叶片生长的问题,如干旱、高温、虫害等。
在水稻生长过程中,农民必须保持水稻适宜的温度,特别是充足的水分,避免干旱问题的发生。
农民必须以受控的方式交替干燥和湿润。浅水深度应为三厘米。待水自然干后,15厘米深的丰产沟底部(非田面)无水时应再次浇水。
水是万物之源。通过适当调节水,可以调节土壤中的肥料。只有滋养了空气和肥料,水稻才能生长旺盛,根叶茂盛。
此外,在水稻拔节生长时施用一定量的颗粒硅肥也是常用策略。吃饱喝足后,加肥的水稻就等待增产了。
人们渴望丰收,但由于做法不当,水稻产量无望。其实,只要稍微注意这些,懂得如何避免出现问题,你离高收益就不远了。
另一种方法是在水稻上喷施一定剂量的叶面肥。这样,水稻的光合作用增强,功能叶片的寿命延长,产量也会相应提高。
目前,国内不少专家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提出了后期重点保护功能叶的思路。主要措施如下:
1、多施穗肥、粮肥
对于叶片黄化的水稻,一定要施粮肥(出穗后一周)和穗肥(水稻抽穗期半个月),并撒尿素3-5公斤。保证水稻光合作用的需要。
二。防治病虫害
特别是卷叶虫,可用甲维盐和茚虫威控制卷叶虫的发生,且不得危害功能性叶片。
3、喷洒磷酸二氢钾
破口期、抽穗期每亩喷施高纯磷酸二氢钾100-200克(高浓度喷施,建议使用高纯磷钾源池)。喷施磷酸二氢钾可促进功能叶挺立,防止早衰。可以增加谷物的千粒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