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榆(Burnet)为蔷薇科地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呈纺锤形,粗壮,有短柄叶。果实包裹在萼筒内。它喜欢沙质土壤,生命力旺盛。对栽培条件没有严格要求。其地下部分耐寒,地上部分耐寒。耐高温、多雨天气,我国南北各地均可栽培。生长于海拔30米至3000米地区。常生长于灌木丛、山坡草原、草原、草原及疏林中。
地榆为蔷薇科地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呈纺锤形,粗壮,茎短,叶小。果实包裹在萼筒内。分布于亚洲、欧洲和中国,生长于海拔30米至3000米。地区,常生长于灌木丛、山坡草原、草原、草甸及疏林下。
:
地榆生长于向阳坡地及灌木丛中,喜沙质土壤,生命力强,对栽培条件要求不严格。地下部分耐寒,地上部分耐高温、耐雨淋。我国南北各地均可栽培。
:
1.形状:地榆高30-120厘米,根粗。穗状花序呈椭圆形、圆柱形或卵球形,直立,从花序顶部向下开口。花梗光滑,偶有稀疏腺体。有毛,苞片膜质,披针形。
2、叶:地榆的基生叶为羽状复叶,小叶4-6对。叶柄无毛,小叶短柄、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顶端钝或尖,基部心形至浅。心形,茎叶少,茎短。形状为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
3、颜色:地榆茎表面棕色或紫褐色,有纵皱纹、横裂纹。断面黄白色或紫红色,扁平,萼片紫红色。
:
1、食用价值:春、夏采集地榆幼苗、幼茎、叶或花穗,用沸水加热,然后用水浸泡。它们可用于炒菜、汤和泡菜,也可用于沙拉。
2、观赏价值:地榆叶子美丽,紫红色的穗在绿叶间摇曳。它高贵典雅。可作为花境背景,也可种植于庭院、庭院观赏。
3、药用价值:地榆根入药。它性寒,味苦。具有止血凉血、清热解毒、止泻、抑制多种病原微生物和肿瘤等作用。可治疗呕吐、烧伤、湿疹和上消化道出血。便血、结核性脓肿、慢性骨髓炎等疾病。